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

互相體諒的融合──評《家有125》

互相體諒的融合──評《家有125
文/羅素萍
圖:《家有125》(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)
刊登於繪本棒棒堂第十一期

  在熬夜寫評析的同時,家裡的貓已蜷在身旁,依偎著人類體温睡覺,還有一隻朝我腿邊磨蹭過來,喉嚨發出咕嚕咕嚕 ,聲音洋溢著親暱愉悅。這點,是身為貓奴者最開心的事了!《家有125》 ,是描述一隻貓與一個家庭的溫馨互動,全文以第一人稱方式鋪陳故事情節,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,不由地就會把自己帶入這故事裡頭。  繼《大鬼小鬼圖書館》 後,《家有125》是國內兒文作家幸佳慧與插畫家楊宛靜,透過網路討論合作的第二本圖畫書,但畫風完全不同,故事調性也完全不同,讀完後會想再回頭多翻幾翻。

時光瞬間倒流  
  在拿到本書看到封面時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「125」這三個數字,透露出貓咪的身影,在書的封面至少就有五個符號 來暗喻「125」所代表的意涵;右下角還有一隻貓布偶,躲在澆水器後面,手掩嘴偷笑著,乍看下很不起眼,卻不時可以在書裡面找到;花園裡,有媽媽、姐姐和弟弟,開心的在整理花圃,獨缺爸爸的角色。  打開至蝴蝶頁時,是一張泛黃的舊照片,時光在瞬間倒流,紅磚圍牆上出現一隻好奇的貓在往花園裡看,依然能清晰可看見花園裡一樣是媽媽、姐姐和弟弟,庭院擺了一台野狼125機車,為書名留了一個伏筆。後來,我上網找了相關資料,野狼機車大約是在民國64年上市,至今已有三十年歷史,偶爾還是可以在街頭看到它的車影。
▲泛黃的舊照片讓時光瞬間倒流

集權下的假民主  
貓,是本書的主軸,藉由牠的動作、個性、身影,貫串全文,讓讀者了解這個家庭裡每個人的個性,以及生活作息與習慣,當「125」進入這個家庭時,大家都很開心,除了爸爸;第一次父親角色出現在畫面上時,是雙手交叉在胸前的嚴肅表情,明顯呈現對立的氛圍與衝突,再往下翻一頁時,已看不到爸爸的表情,但可從雙手已叉著腰樣貌來看,似乎已氣到不行。我不確定這樣子的解讀是否確定,透過電話跟作者討論之後,更清楚其中構圖也另有意涵,隔著大桌子對話時,爸爸有高高在上的味道,代表著像是太上皇的集權,再翻頁後,畫面呈現三對一,位置對換後將整個重量往下壓,似乎也把爸爸的威權壓制下來。此這時文本中的對話,也是同樣感覺。
  媽媽跟爸爸說,
  當她在排水管找到125時,
  牠的樣子有多可憐。
  「牠只是不小心摔下去,牠有自己的生活。」爸爸說。
  弟弟跟爸爸說,125會滾球,
  滾得跟馬戲團裡的熊一樣棒。
  「熊不應該在馬戲團裡滾球。」爸爸說。
  我跟爸爸說,125好可愛,
  像一隻穿了白靴子的貓。
  「125是我的車,不是一隻貓。」爸爸說。

  「我們可以養牠嗎?」我和弟弟問。
  「不行,動物只會帶來麻煩。」爸爸說。
  「我們真的不能留下牠嗎?」媽媽也求情。
  「不行,貓咪只會搗亂。我討厭亂七八糟。」爸爸說。
  「我會餵牠、我會幫忙清理、我會負責買飼料……」



  在一陣混亂中,突然弟弟冒出了一句「我們來投票,老師說民主的國家尊重民意,民主的家庭也要尊重多數。」讀到這裡,我突然想起小時候,就是如此,少數要服從多數,那少數人的聲音呢?是否就要被忽略?爸爸在此時很令我同情,他扮演的正是那個介於集權又是少數的衝突角色。在這裡,我又詢問作者是否想要表達如此?才知道我的解讀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是不同觀點。這個故事想要表現三十年前那個時代的教育與思想的衝突,我們被教育要有少數服從多數的「民主國家的精神」,卻從來不知道其實所遵循的就是在集權主義(Centralist)下的「假民主」。

  羅素(Russell , Bertrand) 曾經說:「所謂民主就是:不管民眾的選擇是什麼,執政者都該聽話。」民意的價值在於可批評。簡單說,儘管我們接受所謂多數民意的民主運作機制,也絕不意味著民意是停滯不前、不可批評。民意之所以不同於天意或皇上旨意,其存在價值或許就在於它是可挑戰、可批評。
  在這個故事裡面,爸爸扮演的是家裡的集權,期望所有的人都變成同一種面貌、有著相同的生活方式。然而失去了包容、對「異己」的尊重以及向異己學習的機會,最終,在透過最直接的民主「投票」之下,爸爸成了家中的少數。
  這個家庭放大後,就像我們的社會一樣,碰到這些衝突,不管多數、少數、自我、群體……,這些成員不就是在期待、爭取、衝突、妥協、戰兢、敬畏、責怪、化解、等關係中一再反覆,最後趨於一種互相體諒的融合與妥協。

因為愛和體驗而改變
  家有愛貓的主人最能了解貓的最大特點就是日常作息固定;另一方面,牠們身上有著值得觀察和每天都可以發現的新事物。因此和貓在一起,每天都不無聊。無論是親熱或吃東西,玩耍或洗澡,甚至睡覺、打瞌睡,牠們經常展現從沒見過的行為而讓人驚歎,好似牠們有用不完的表達方式和行為樣態。只要和貓有關,什麼樣的事情發生也都不覺得奇怪了。艾娃.丹姆斯基(Eva Demski) 在她的貓書裡以馬克.吐温(Mark Twain)的口吻温和地提醒大家:「有人說,狗向人類學習。人類若有理智,便會學貓。」

  貓生性自由卻也懂得察顏觀色,牠可以自由進出在一個家庭裡面,沒被拘限在一個框架裡面;反觀全家人在處理「養動物」的經驗,這當中總有一些摩擦與協調,也因對動物產生情感而有所悲歡離合等經驗與感受。之後,爸爸更因為愛,願意在家庭中產生情緒摩擦時,而擔任起協調轉折的角色,他了解家庭是無可取代的避風港,是生命的家,也或許是時代變了,價值觀也隨之改變,過去的教育方法與做法都應適時的調整,最後,父親的角色沒有固守陳舊的價值觀,也因為對動物產生情感帶來了「改變」。
  我跟佳慧說,
  這個改變也太大了吧!
  「妳覺得大在那裡?」佳慧問。
  我回答說,「就……最後爸爸送給媽媽一隻貓咪。」
  「還有呢?」佳慧問。
  「天啊!爸爸竟然可以趴在地上撿球和貓咪玩耍。」
  「不只是這樣喔,他可是在服務貓咪,幫牠撿球呢!」佳慧說。



貼近台灣生活經驗
  「嗯,接下來還想談什麼?」「我覺得媽媽在125生病去世後,心情落寞許多。」前面談了許多爸爸的角色,我向佳慧表示看到媽媽在故事裡面情緒的轉變。125生病去世後,孩子長大在外地念書,先生忙於演講、兼課,可是她在情緒和心情上其實並沒有被安慰到,經常在窗邊望著院子發呆,也懶得整理花園。愛貓的媽媽,自身居家不能養貓,為了找尋情緒的出口,只能在路邊或公園,與相逢未必相識的流浪貓說說話,有時會帶著飼料去餵養。在電話中與佳慧討論這部份,除了我感受到的之外,另一方面她也想間接透露現在台灣養貓環境的問題,整個流浪貓「氾濫」的背後結構。
  看完《家有125》的故事令我非常感動,整本書貼近台灣養貓讀者的生活經驗,故事以抒情文撰寫,平舖直述的口吻娓娓道來,但繪者利用水彩的特質,以輕柔、温潤的色彩與筆觸處理畫面,讓每個畫面呈現出柔美感覺,與書中採倒敘回憶的主題相當貼切。所以,整體的畫風以及線條、色調的選用,都給人四平八穩的感覺,可惜的是,無法讓讀者預測下一步會是如何,尤其是父親的書房被貓咪大亂後的張力稍顯不足。
  這本書的完成,在訪問遠在英國念兒文的作者時,知道創作的原形,在故事的完稿之外,也有寫圖稿要怎麼配合的配鏡圖,經過作者跟繪者密切討論圖畫表現的內容後完成的,仔細看還是能發現繪者所做的努力。而趨近完美的圖文結合所營造出的整體感,卻反而容易讓讀者忽略繪者的工夫,因為一切都好像是理所當然般的自然。



寫在後面,
其實,這篇文章在選舉前二個月就寫好了,選舉後再看這篇文章,感受又是不同。
雖然每次一到選舉,台灣總是吵吵鬧鬧紛紛攘攘的,選舉前MSN上加拿大、日本、大陸及香港、大馬、新加坡的友人,比我還關切的問我要選誰?我,通常是不表態的。

但其實,在他們看來,台灣人民可以自己選擇要的總統,真覺羨慕不已。民主制度在亞洲竟也可以如此優雅的輪替著。

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

美麗的魂魄

二零零八年二月七日,是中國新年的大年初一。 小娟本來應該感到快樂的,她主唱的《我的家》MV唱片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製作,這是「小娟&山谷中的居民」這個三人的民謠樂隊第一個MV。但這天,小娟在她的個人博客上發表了她創作於十多年前的無伴奏清唱:美麗的魂魄。
隨著時光的流逝
我們會變成美麗的魂魄
飄在遙遠的天空
也許是你先
也許是我先
折一朵天堂聖潔的玫瑰
在天堂靜靜地等候

在這個萬家歡樂的日子,小娟憂鬱傷感但磁性的歌聲並不應景,這是她為朋友,也是山谷中三個居民之一的于宙在送行。


我的家MV

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

台東海線行程參考



才剛開學,就已有同學在詢問這學期的班遊,是想在碩一玩個夠嗎? ^_^
讓素素想玩的心蠢蠢欲動,介紹台東更多優質景點給大家知道,
上次是走山線,所以這次想帶大家玩海線,目前大致規劃如下,

二天一夜的行程,得騎機車過去,基本上是平日去(省錢)

第一天
09:30~09:50am 台東大學後門口集合
10:30~11:00am 東河戀餐廳拜訪
11:20~12:00am  大冠鳩民宿放行李及晚餐食材
12:30~15:00am 都蘭月光小棧+午餐
15:10~16:00pm 都蘭糖廠-好的擺手創館+漂流木裝置藝術
16:15~17:00pm 金樽+陸連島與連島砂洲
17:10~17:30pm 東河包子
17:30~24:00pm 入住大冠鳩民宿,有廚房可以自行料理晚餐
        (佔地千坪包棟,有泳池,環境讚的沒話說)
第二天
08:00~11:00am 起床+享用民宿精緻早餐+relax
11:00am 退房+回到可愛的台東大學

價格大約抓在一個人NT1,000元(含午餐,晚餐,住宿,隔天早餐,保險)
大冠鳩民宿歡迎大家捐書,小屋提撥營業額的十分之一,作為在地弱勢兒童扶助基金。

3/24~3/25二天一夜班遊的相片在此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tw/supinglo

池上單車之旅行程參考

一日遊池上單車之旅,搭早上09:19分火車,前往池上站。晚上搭17:44的火車回台東。

10:05~11:00  租單車
11:10~13:00  吃午餐-翠華小館(超有名)
13:00~13:30  池上鎮走走,看米廠、市場、飯包博物館
13:30~16:00 騎單車看花海、有機米故鄉萬安社區、大埔社區(會安排參訪木雕師父、稻作達人、土司達人)
16:30~17:00 下午茶-吉本肉圓
17:00~17:30 還單車返回台東市

備註:請自備相機、水、零食、帽子、口罩、體力、開心。
費用:一個人約500元(多退少補,含來回火車票、午餐、單車、肉圓、保險費)

2008年3月7日 星期五

香港文學雜誌《字花》



至香港自助期間,連續三天都跑到阿麥書房找書,特別去找《字花》,香港文學已到台灣來開花了。而代表台灣的字花呢?在那裡,我似乎看到的是《誠品好讀》。《字花》是香港一本雙月刊文學雜誌,於2006年4月創刊。每期以不同的單字作為專題,例如「買」、「惡」、「爽」、「假」、「色」、「樂」、「開」、「爛」、「木」、「拾」、「熱」、「咬」等。除了專題之外,每期均有文字、視藝和跨媒體創作,以及文學和文化評論。
《字花》第十期October–November 2007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字花語
特集:拾Angelfish 拾食記黃茂林 十里香蘇娜 漏洞麥榮浩 上蒼保佑仍然未被業主迫遷的人們鯨向海 把詩句靜靜收拾成怪物周瑮 收拾的天份尹庄 拾零過往ppp  Carry On Up The Morning黃靜 拾遺不報十年,我們失去的李思慧 第十誡謝曉虹/韓麗珠 雙城辭典心慰 兔兔拾拾下之拾前拾後灰明 關於拾物心理的虛擬訪問梁進 拾枝滿肚墨水的原子筆可樂王 那個往日的我璇筠 朝花黃淑琪 相片拾趣銀色快手 拾級而上劉芷韻 只有衣魚麥樹堅 拾婆可洛 又係舊作?並無搞錯
字花花袁兆昌 創意十句應援團
人山人海
十字街頭一方 十年又十年的窮風流吉百利 忽然劃十L 十字架的兩旁牧草稻子 手合拾
拾之選
漫畫騎劫文學江康泉 石智海 石
交叉感染張歷君、梁偉怡 空白之頁璇筠、饒欣凌 女皇之畫皮
玩物喪誌王貽興 電磁俠韓麗珠 髮圈朱凱迪 伊朗男子的背脊
植字練習劉綺華 便秘畢小鶯 人和人/周圍的人心雪 顛倒鄭紫盈 高跟鞋溫雁冰 完缺
植字黃燦然 全是世界,全是物質/我不抱怨黑夜/傘陳滅 殘缺的和聲劉偉成 含羞草/福岡,2007方秀宜 五月驪歌鄧正健 我在兩個城市的快樂旅程六月 入秋何福仁 愚公移山鄭政恆 京都一夜淮遠 破衣同好會/近況/特遣隊和射猴員王京 一天葛亮 夜崑南 設計的天空(一)
編輯自言自語
眉批愔齋句讀 陳智德 憂鬱星光的開關硃筆小楷 可洛 我們還要失去多少?微微眉批 王宇平 畫中人
讀一車書馬國明 文筆聊生李達寧 序書言書曹疏影 茱萸箱底
書寫的人葉愛蓮 蝴蝶、腹稿、情欲小小說
文學星座字花神婆 天蠍座/人馬座
跳著看鄧正健 跟諾貝爾獎擦身而過
喧囂與躁動李維怡 勞者歌其事──如何看待紮鐵工友尊嚴的謳歌?潘國靈 作者作為讀者──「作為」的複雜性郭詩詠 真假的界線──〈色,戒〉小說與電影對讀朗天 英瑪褒曼聰明一世──以《第七封印》和《野草莓》為例
四方月亮陳耀成 〈迷人的法西斯〉譯後記許維賢 「噢,同志們,這裡根本沒有同志。」    ──評述德里達《友愛的政治學》中文版及其他
香港藝術發展局特約書評